内容简介
本套装共七册,包括:
《中国美学十五讲》
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,它将宇宙和人生视为一大生命,一流动欢畅之大全体,生命超越是中国哲学的核心。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美学具有突出的重视生命体验和超越的特点。中国美学不以认识外在美的知识为重心,而强调返归内心,由对知识的荡涤,进而体验万物,通于天地,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,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。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。
《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》
力求使读者对我们民族的文学思想传统有个初步印象,认识到那里面有许多生动活泼、含蓄隽永的言论,可以启迪智慧、陶冶情操。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对古代诗学的研究,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本土文论的无穷兴味,体味到古代很多文论著述有助于我们对一切文学的欣赏,有益于心理的纯净和精神升华。
《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》
从哲学思想史、伦理学思想史中撷取精华,给出大量知识性信息和实践案例,以为当下的借鉴和启示。如何认识和处理人生观中诸如人性、处世、处己、处人等根本性问题,如何认识和处理义利、公私、理欲、德才等人生价值选择问题,如何继承批判孝、忠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这些传统道德的基本要求,这是我们每个入在人生不同阶段都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。
《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》
中华传统文化,在“五四运动”以后颇不易谈。有人褒扬之,说它怎么好,必有人厌弃之,说它怎么怎么坏,而且遗毒至今,让我们抬不起头来。而称颂的或批判的,对于传统文化到底内涵如何,却往往同样不甚了了,各以偏见与误解抵死相争。本书不想再重复那些争论,独辟蹊径,由“人”的角度切入,就人的体气、饮食、男女、家庭、社会关系、天人关系、历史意识、思维模式、感性世界、德业担当、文化实践等各层面,说明古代文化在这些方面如何处理,其所形成之文化,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比较中,又显示了什么型态、有什么优缺点。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些误解,则正本溯源,说明其致误之由来。对华夏文明在现代变迁异化后之再生的可能,也有一些期许。
本书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,重点突出,通俗易懂,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,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。该书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,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,有“讲”的现场感,比较亲切、有趣。 本书的拟想读者主要是青年,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;如果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,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,再加补充发挥;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,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;也可以把本书系作为参考教材。
《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》
回眸中国历史,我们也许看不见多少“伟大的建筑”,但却绝不能轻率抛弃深藏于内的建筑思想。
《唐诗宋词十五讲》
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样式。作者以深湛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最绮眩精微的部分。
《周易经传十五讲》
《名家通识讲座书系:《周易》经传十五讲(第2版)》讲述《周易》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、“五经”之一,历来被认为难读难解,而《名家通识讲座书系:《周易》经传十五讲(第2版)》能深入浅出,引领初学者入门,并介绍了《周易》研究的最新成果。《名家通识讲座书系:《周易》经传十五讲(第2版)》分八卦、六十四卦卦画、卦爻辞、义例、成书、概论、《彖传》、大小《象传》和《文言传》、《系辞传》、《说卦传》、《序卦传》和《杂卦传》等部分。本次出版修订版,作者增加了近年新的研究成果。
件
下
载